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问
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
-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慢性溃疡,深度达黏膜肌层甚至更深,与Hp感染、长期服NSAIDs等有关,疼痛节律性、周期性,内镜下溃疡边缘整齐等,治疗疗程长易复发;胃糜烂是胃黏膜浅表缺损,深度局限黏膜层,由应激等引起,症状轻无明显节律,内镜下是点状或片状糜烂灶,治疗疗程短预后较好,儿童、老年人、女性在不同时期有各自特点。
胃糜烂:是胃黏膜的浅表性缺损,病变深度局限于黏膜层,未累及黏膜肌层。多由应激、酒精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应激状态下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屏障功能受损;大量饮酒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黏膜糜烂。
临床表现方面
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多为餐后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且呈周期性发作,秋冬季节和冬春季节交替时易发作,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
胃糜烂: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反酸、嗳气等,一般无明显的节律性,症状相对胃溃疡更易受饮食等因素影响,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
内镜下表现差异
胃溃疡:内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边缘整齐,底部覆盖白苔或黄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胃糜烂: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的糜烂灶,表面常附有渗出物,病变范围较局限,多呈散在分布。
治疗及预后差异
胃溃疡:治疗上需针对病因,如抗Hp治疗、停用NSAIDs等,同时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如铋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疗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6-8周,且容易复发,尤其是Hp未彻底清除时复发率较高。
胃糜烂: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如停用可疑药物、避免饮酒等,给予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治疗,疗程相对较短,一般2-4周即可好转,预后较好,但若不注意去除诱因,也有发展为胃溃疡的可能。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胃溃疡相对少见,多与Hp感染、先天因素等有关,胃糜烂可能因饮食不规律、服用某些药物等引起,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胃黏膜刺激大的药物,且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规范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
老年人:老年人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叠加有关,如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更容易出现胃黏膜损伤,且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女性:女性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发病与一般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和胃肠道功能改变,更容易出现胃黏膜问题,孕期出现胃黏膜病变时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影响胃黏膜的状态,需要关注内分泌因素对胃黏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综合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