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

宝宝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

2025年09月26日 18:23:19
病情描述:

宝宝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

医生回答(1)
  • 徐正莉
    徐正莉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向他提问

    针对小儿消化不良的几种推拿方法,包括补脾经(推大拇指指尖至指根,健脾胃补气血)、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环形摩动,促胃肠蠕动)、揉板门(揉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推大肠(推食指指尖至虎口,调大肠传导)、揉中脘(揉脐上4寸处,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并说明了各方法的操作、作用及原理等。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患儿掌心向上,术者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大拇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推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穴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推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现代研究表明,通过推拿刺激脾经穴能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食欲不佳等症状,对于宝宝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操作时要注意力度轻柔,以患儿皮肤不发红为宜,避免损伤皮肤。

    二、摩腹

    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术者用掌面或四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摩动,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摩腹时间约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以促进宝宝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解剖生理角度看,通过顺时针摩腹能模拟肠道的正常蠕动方向,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腹胀,对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腹部胀满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该手法适合各年龄段的消化不良宝宝,但要注意操作时手部温度适宜,避免过凉刺激宝宝腹部引起不适。

    三、揉板门

    1.操作方法:板门穴位于小儿大鱼际平面,术者用拇指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每次揉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板门穴是调节脾胃功能的重要穴位,推拿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临床观察发现,揉板门对于改善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食积等情况有明显效果,操作时要注意用拇指指腹适度用力揉按,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同时要关注宝宝的反应,避免用力过大造成不适。

    四、推大肠

    1.操作方法: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术者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食指指尖推向虎口,每次推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推大肠可调理大肠的传导功能,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或腹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推拿刺激大肠穴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泄功能,当宝宝因消化不良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时,推大肠有助于恢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要注意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整力度和次数,对于肠道较为敏感的宝宝,操作需轻柔。

    五、揉中脘

    1.操作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术者用拇指或掌根揉中脘穴,频率约每分钟100次左右,揉按时间约3-5分钟。

    2.作用及原理: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它可以调节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对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揉中脘通过刺激中脘穴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操作时要注意找准穴位位置,力度适中,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能更好地发挥调节脾胃的作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