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跟脑出血的区别是什么问
脑梗跟脑出血的区别是什么
-
脑梗是因血管阻塞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症状较缓,CT24-48小时见低密度灶、MRI早期可发现,治疗强调早期溶栓等;脑出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症状急骤,CT见高密度灶,治疗主要是降颅压等,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两者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需准确鉴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多因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比如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血管壁承受压力增大,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血液在脑内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
临床表现
脑梗:症状相对较缓,多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发病。常见症状有偏瘫、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障碍等。不同血管供应区域梗死表现不同,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可能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等;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
脑出血:症状多较急骤,常在活动中起病,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情况下突发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例如,大量脑出血时,患者迅速出现昏迷,血压明显升高,伴有呕吐等。
影像学表现
脑梗:头部CT在发病24-48小时内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头部MRI早期即可发现梗死病灶,尤其是DW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价值高,能更早发现缺血病灶。
脑出血:头部CT表现为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根据出血量多少,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治疗原则
脑梗:强调早期溶栓、取栓、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治疗。超早期(发病4.5小时内)符合溶栓指征者可应用溶栓药物,如无禁忌证,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常用溶栓药物;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考虑机械取栓等。同时,要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
脑出血:主要是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等。根据出血量大小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小量脑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大量脑出血常需手术清除血肿,如去骨瓣减压术、钻孔血肿抽吸术等。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脑梗和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均较高。对于老年脑梗患者,溶栓等治疗需更严格评估出血风险;老年脑出血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如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各脏器功能,控制血压时不宜降得过低,以免影响脑灌注。
女性人群: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脑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增加。在脑梗和脑出血的防治中,女性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绝经后女性如无禁忌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考虑激素替代治疗相关风险,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无论是脑梗还是脑出血,控制血压都是关键。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脑梗风险,也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出血。有房颤等心源性疾病的人群,发生脑栓塞导致脑梗的风险增加,需积极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预防。
总之,脑梗和脑出血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准确鉴别,采取针对性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