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尿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2025年09月26日 16:52:24
病情描述:

尿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陈达
    陈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尿不出来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泌尿系统梗阻(如50岁以上男性易患的前列腺增生及男性多见的尿路结石等)、神经源性因素(如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病史者及脊髓损伤者等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神经调控异常)、药物因素(如抗胆碱能药物等干扰排尿功能)、心理因素(长期不良心理状态致排尿功能紊乱)、妊娠(晚期孕妇子宫压迫膀胱)、腹膜后纤维化(累及输尿管致梗阻)等。

    一、泌尿系统梗阻

    1.前列腺增生

    年龄因素: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不出来。例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70岁男性中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至80岁以上,患病率可超过80%。

    发病机制:前列腺尿道周围区域的基质增生,引起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

    2.尿路结石

    性别与生活方式:男性相对多见,与男性尿道较长、尿液中晶体物质易沉积等因素有关。长期饮水少、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的生活方式易导致尿路结石形成。例如,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高的水,或很少饮水的人群,尿路结石发生率较高。结石可嵌顿在尿道、输尿管、膀胱出口等部位,造成尿路梗阻,引起尿不出来。比如输尿管结石,结石堵塞输尿管,使尿液无法顺利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从而导致尿潴留。

    二、神经源性因素

    1.神经系统病变

    年龄与病史:如老年人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病史者,可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不协调,引起尿不出来。例如,脑梗死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传导受阻,膀胱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丧失,也会出现尿潴留,这种情况可见于外伤导致脊髓损伤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受伤后即可出现排尿异常。

    发病机制:神经系统病变破坏了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正常神经调控,使得膀胱不能正常收缩或尿道不能正常松弛,进而阻碍尿液排出。

    三、药物因素

    1.药物影响

    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还有抗组胺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影响排尿功能。例如,患有过敏性疾病长期服用抗组胺药的人群,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的副作用。药物导致尿不出来的机制是通过干扰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或影响尿道括约肌的张力,从而阻碍尿液排出。

    四、心理因素

    1.心理应激

    生活方式与年龄: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出现排尿功能紊乱。比如一些考试紧张的学生、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等,可能会出现一时的尿不出来情况。心理因素导致尿不出来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造成排尿障碍。

    五、其他因素

    1.妊娠

    性别与年龄:多见于女性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小,引起排尿困难。妊娠晚期子宫增大明显,可压迫盆腔内的膀胱,使其位置改变、容量受限,从而出现尿不出来的情况。

    2.腹膜后纤维化

    发病机制:腹膜后组织发生纤维化,累及输尿管,造成输尿管狭窄,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不出来。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