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可以引起脚肿吗

糖尿病可以引起脚肿吗

2025年09月28日 13:53:15
病情描述:

糖尿病可以引起脚肿吗

医生回答(1)
  • 邹本良
    邹本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可能引起脚肿,原因包括糖尿病肾病致水分钠潴留、周围血管病变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周围神经病变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心功能受损致体循环淤血,患者出现脚肿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同时要严格控糖等。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脏血管,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当发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肾脏对蛋白质的排泄增加,同时肾脏处理水分和钠的功能出现障碍,使得体内水分和钠潴留,进而可引起脚肿,一般还可能伴有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在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易发生。

    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使下肢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例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淤积在下肢,就可能引起脚肿,常伴有下肢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对血管的调节功能,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也可能引发脚肿。同时,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更容易发生足部损伤,而损伤后又可能加重脚肿等情况,在长期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心功能受损:高血糖可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循环淤血,进而引起脚肿,这种情况在有基础心脏疾病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中更易出现,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风险更高。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下肢血管超声、心脏功能检查等,以明确脚肿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纠正心功能不全等。同时,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少脚肿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