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血糖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低血糖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2025年09月28日 11:02:41
病情描述:

低血糖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陈海翎
    陈海翎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低血糖有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和神经低血糖症状。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发生机制是低血糖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表现为心悸、手抖等,儿童多汗更明显,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神经低血糖症状发生机制是低血糖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神经功能,具体有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如情绪改变、行为异常等)、严重时抽搐或昏迷,儿童易抽搐,老年人神经低血糖症状更易致精神异常且昏迷恢复难。

    具体表现:患者可出现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强烈等表现。例如,儿童低血糖时可能比成人更易出现多汗,这是因为儿童自主神经系统相对不够稳定,交感神经兴奋时出汗反应更明显;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自主神经可能有损害,部分患者的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仍可能有轻微的心悸等表现。

    神经低血糖症状

    发生机制:低血糖导致大脑缺乏足够能量供应,影响神经功能。

    具体表现:

    认知障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言语不清等。比如,成年人在低血糖时可能无法正常进行简单的计算,儿童则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简单问题,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功能受到影响,血糖降低影响了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电活动。

    精神症状:可能出现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易怒等,还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像躁动不安、幻觉等。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神经低血糖症状可能更易导致精神方面的异常,因为老年人的脑功能储备相对较差,低血糖对脑功能的影响更显著,可能更容易出现谵妄等精神障碍表现。

    抽搐或昏迷:严重低血糖时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儿童如果发生严重低血糖且未及时纠正,更容易出现抽搐,这是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低血糖对脑的损伤相对更易引发惊厥等症状;对于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低血糖导致昏迷时,恢复可能更困难,因为其脑血流自身调节功能可能已经受损,低血糖进一步影响脑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