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年09月28日 21:24:26
病情描述:

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李敬春
    李敬春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脊柱畸形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观察随访(适用于轻度、进展风险低及婴幼儿脊柱畸形患者,定期检查监测进展)和支具治疗(适用于骨骼未成熟、Cobb角10°-40°的脊柱侧凸患者,需定制支具、定期评估及关注依从性和不适情况);手术治疗包括脊柱融合术(适用于严重畸形、骨骼接近或已成熟患者,术前需详细评估,术后需长时间康复)和生长棒技术(适用于骨骼未成熟脊柱侧凸患者,需定期调整手术,关注生长和神经等状况)。

    支具治疗:适用于骨骼未成熟、Cobb角在10°-40°之间的脊柱侧凸患者。通过佩戴特定的支具来限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不同类型的支具如Milwaukee支具、Boston支具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在佩戴支具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包括脊柱X线检查以确定支具的矫正效果和是否需要调整支具。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要注意支具佩戴的依从性,因为良好的依从性是支具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要关注支具佩戴过程中对皮肤等部位可能造成的压迫等不适情况。

    手术治疗

    脊柱融合术:当脊柱畸形严重,Cobb角大于40°-50°(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有所调整),且骨骼已接近成熟或已成熟时,常采用脊柱融合术。手术通过植入金属内固定装置(如椎弓根螺钉等),将病变节段的脊柱进行融合,以达到矫正畸形和稳定脊柱的目的。对于成年脊柱畸形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脊柱畸形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包括脊柱CT、MRI等,以准确了解脊柱的病变情况。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包括佩戴支具保护、进行康复训练等。康复训练包括脊柱的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一般术后2-3周开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周期可能较长,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配合度。

    生长棒技术:主要用于骨骼未成熟的脊柱侧凸患者。生长棒可以在不融合脊柱的情况下,随着患者的生长逐步延长,持续矫正脊柱畸形。例如,对于婴幼儿至青少年早期的脊柱侧凸患者,生长棒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手术需要定期进行调整,一般每半年至一年需要进行一次生长棒的延长手术。在调整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脊柱的生长情况和神经功能等状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生长棒技术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和操作规范,以避免对脊柱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