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翼状肩胛骨折是怎么形成的

翼状肩胛骨折是怎么形成的

2025年09月28日 18:04:11
病情描述:

翼状肩胛骨折是怎么形成的

医生回答(1)
  • 叶树楠
    叶树楠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翼状肩胛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肌肉力量失衡,如前锯肌功能障碍、斜方肌功能异常;神经损伤,如胸长神经损伤、副神经损伤;骨骼发育或结构异常,如先天性肩胛骨发育异常、肩胛骨骨折后修复异常。

    一、肌肉力量失衡相关原因

    (一)前锯肌功能障碍

    前锯肌主要作用是使肩胛骨贴紧胸廓,当长期进行上肢过度外展等活动,或者存在神经损伤(如胸长神经损伤)时,前锯肌力量减弱。例如,长时间进行排球、游泳等需要频繁上肢外展的运动,会使前锯肌疲劳,逐渐力量下降,无法正常维持肩胛骨的位置,就可能导致翼状肩胛。对于运动员等长期从事特定运动的人群,由于运动方式不当或过度使用,更容易出现前锯肌功能障碍相关的翼状肩胛形成。

    (二)斜方肌功能异常

    斜方肌上束、中束和下束协同作用维持肩胛骨位置。若斜方肌下束力量不足,会影响肩胛骨的稳定。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斜方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后可能出现力量失衡,下束相对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前锯肌维持肩胛骨正常位置,进而引发翼状肩胛。不同年龄层中,长期不良姿势的人群都可能因斜方肌功能异常增加翼状肩胛形成风险,尤其是成年人因工作生活习惯易出现此类情况。

    二、神经损伤因素

    (一)胸长神经损伤

    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当胸部受到外伤,如车祸中胸部撞击、肩部外伤波及胸长神经区域等,容易导致胸长神经损伤,使前锯肌失去神经支配,功能丧失,从而引起肩胛骨失去正常牵拉而出现翼状肩胛。对于有胸部或肩部外伤史的人群,要警惕胸长神经损伤引发翼状肩胛的可能,此类外伤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上肢及肩胛骨相关功能情况。

    (二)副神经损伤

    副神经主要支配斜方肌,当颈部外伤等情况导致副神经受损时,斜方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肩胛骨的位置稳定,增加翼状肩胛形成几率。例如颈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损伤副神经,术后需关注患者肩胛骨功能情况,预防翼状肩胛发生。不同年龄段中,颈部手术患者等特定人群副神经损伤风险较高,需在相关操作中谨慎避免神经损伤。

    三、骨骼发育或结构异常相关

    (一)先天性肩胛骨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肩胛骨发育的问题,如肩胛骨位置、形态异常等,从出生时就可能存在导致翼状肩胛的潜在因素。先天性因素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肩胛骨发育的结构异常情况,这类儿童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翼状肩胛表现。

    (二)肩胛骨骨折后修复异常

    当肩胛骨发生骨折后,如果骨折复位不良、愈合过程中出现异常(如骨痂生长异常等),会影响肩胛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翼状肩胛形成。对于有肩胛骨骨折病史的患者,尤其是骨折后恢复不佳的情况,需要关注是否出现翼状肩胛,及时进行相关评估和处理。不同年龄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如儿童骨折愈合能力与成人不同,儿童骨折后需更关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结构恢复情况,而成人骨折后则需关注骨折愈合后的功能重建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