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有哪些并发症问
小儿骨折有哪些并发症
-
小儿骨折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畸形愈合,需及时正确处理骨折、密切观察病情、采取合适护理康复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一、感染
1.发生情况:小儿骨折后如果伤口处理不当,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感染风险更高。小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恢复可能较慢。例如,有研究表明开放性小儿骨折感染率较闭合性骨折明显升高。
2.影响: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加剧,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等,还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导致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血管损伤
1.发生情况:小儿骨折时,邻近的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比如肱骨髁上骨折,容易损伤肱动脉。这与小儿骨骼解剖特点有关,小儿骨骼周围的血管相对较为表浅且固定性较差。
2.影响:血管损伤可导致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若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三、神经损伤
1.发生情况:不同部位的骨折可能损伤相应的神经。例如,小儿腓骨颈骨折容易损伤腓总神经。这是因为小儿神经周围的组织相对脆弱,骨折时容易受到波及。
2.影响:神经损伤会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腓总神经损伤可导致足下垂等,影响小儿肢体的正常活动和功能恢复。
四、骨筋膜室综合征
1.发生情况:多发生在小腿和前臂等部位,由于骨折后出血、肿胀等原因,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压迫血管和神经。小儿由于组织较为娇嫩,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影响:如果不及时减压,可导致肌肉缺血坏死、神经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来挽救生命。
五、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1.发生情况:小儿骨折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的差异以及骨折处理等因素,可能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例如,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小儿生长发育快,但如果骨折端不稳定等,会影响骨痂的形成和骨折的愈合。
2.影响: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会使小儿骨折恢复时间延长,甚至需要再次手术等干预措施,严重影响小儿的肢体功能和生长发育。
六、畸形愈合
1.发生情况:小儿骨折后,由于复位不佳、固定不适当等原因,可能出现骨折端错位愈合,导致肢体畸形。小儿骨骼仍在生长发育中,骨折部位的异常生长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畸形。
2.影响:畸形愈合会影响小儿肢体的外观和功能,如影响行走、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等,对小儿的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响。例如,下肢骨折畸形愈合可能导致跛行等。
对于小儿骨折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在骨折发生后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包括妥善的固定、及时的伤口处理等。在护理小儿骨折患者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无感染迹象、肢体血运和神经功能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处理。同时,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等特点,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康复措施,促进骨折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