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子宫下段剖腹产

子宫下段剖腹产

2025年09月28日 15:27:30
病情描述:

子宫下段剖腹产

医生回答(1)
  • 张友忠
    张友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子宫下段剖腹产是常用分娩方式,适应证包括骨盆异常、胎位异常、胎盘异常、多胎妊娠等,手术步骤有消毒铺巾、切开腹壁等,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等,并发症有术后出血等,不同人群如高龄、合并症、肥胖产妇有相应不同处理要求。

    一、定义

    子宫下段剖腹产是通过切开子宫下段(由妊娠晚期逐渐拉长的子宫峡部形成)来娩出胎儿的剖宫产术式,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娩方式之一。

    二、适应证

    1.骨盆异常:骨盆狭窄或畸形导致骨产道不足以让胎儿通过阴道分娩时,需行子宫下段剖腹产。

    2.胎位异常:如横位、初产臀位(胎儿臀部先露)、胎儿窘迫等情况,阴道分娩风险较高时需选择该术式。

    3.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胎盘早剥(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等胎盘相关异常状况。

    4.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阴道分娩风险增加,多选择子宫下段剖腹产。

    三、手术步骤

    1.消毒铺巾:对产妇腹部及会阴部进行严格消毒,铺无菌巾。

    2.切开腹壁: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腹壁各层。

    3.进入腹腔:推开腹腔内脏器,暴露子宫。

    4.切开子宫下段:在子宫下段做横切口,逐层切开子宫肌层等组织。

    5.娩出胎儿:通过子宫切口娩出胎儿,清理胎儿呼吸道等。

    6.处理胎盘胎膜:娩出胎盘并检查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进行清宫等操作。

    7.缝合子宫和腹壁:逐层缝合子宫肌层、筋膜及腹壁各层组织。

    四、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产妇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2.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观察:关注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等异常。

    3.伤口护理: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

    4.早期活动: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5.饮食护理:给予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6.心理支持:关注产妇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五、并发症及预防

    1.术后出血:可能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等引起,预防措施为术中正确处理胎盘,术后密切监测子宫收缩,必要时使用宫缩剂。

    2.感染:包括腹部伤口感染、宫腔感染等,预防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自身营养状况、感染等因素相关,应保证产妇营养充足,积极预防感染。

    4.肠梗阻:术后早期活动可预防肠梗阻,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需及时处理。

    六、不同人群特点

    1.高龄产妇: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更严格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预防。

    2.合并妊娠合并症产妇: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在术前控制基础疾病稳定,术后密切监测相关指标,预防因基础疾病导致的并发症加重。

    3.肥胖产妇:手术操作需更精细,注意预防伤口脂肪液化等问题,术后加强伤口护理及活动指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