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大出血如何治疗问
消化道大出血如何治疗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包括一般急救措施(让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先输晶体液再根据情况用胶体液等)、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内镜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儿童、妊娠期女性各有不同要求)。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充液体、输血以及输注相关药物等。
补充血容量
晶体液:首先可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等晶体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一般先快速输入1000-2000ml,之后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晶体液可以补充血管内的容量缺失,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平衡。
胶体液:在晶体液补充的基础上,可根据情况选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血容量。对于严重贫血或大量失血的患者,还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等纠正贫血,补充丢失的红细胞。
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
抑酸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有利于止血,因为胃酸会破坏凝血块,影响止血过程。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内镜止血:对于消化道出血部位明确的患者,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治疗。例如,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可采用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注射止血(如向溃疡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等)、电凝止血、钛夹夹闭止血等方法。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进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等。
介入治疗:如果内镜治疗无效或患者情况不适合内镜治疗,可考虑介入治疗。如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找到出血动脉后,可进行栓塞治疗,阻断出血动脉的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大且病情危急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对于消化道肿瘤出血、难以修复的溃疡大出血等情况,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胃大部切除术、肠切除术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脏器功能的变化。补充血容量时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过快过多输液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止血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适当调整;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儿童患者: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至关重要,消化道大出血的儿童患者在补充血容量时要严格控制液体的速度和量,根据体重等精确计算补液量。止血药物的使用要尤其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尽量优先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止血方法。
妊娠期女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妊娠期女性治疗时要兼顾胎儿的安全。补充血容量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液体,止血药物的使用要权衡对母体和胎儿的利弊,内镜治疗需在合适的孕周进行评估和操作,手术治疗要充分考虑对妊娠的影响以及术后对胎儿的监护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