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喝水多好还是喝水少好吗问
糖尿病喝水多好还是喝水少好吗
-
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适当多喝水,但需根据自身病情、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调整饮水量。血糖升高致渗透性利尿时缺水需补水,年轻患者等情况有不同饮水需求;喝水过少会致脱水等问题,老年患者因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需主动定时饮水,合并心功能不全者要依心功能情况谨慎调整饮水量,以维持健康状态保证代谢正常。
一、喝水多的合理性及意义
1.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带走大量水分,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症状。此时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多喝水可以补充因多尿丢失的水分。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多尿会使机体失水,通过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从生理角度看,水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过程,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对于糖尿病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高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保证适当饮水有助于降低这种风险。
2.个体差异与病情阶段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身体代谢较为旺盛,在血糖升高引起多尿时,往往更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来补充丢失的水分。而对于一些病情相对稳定、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多尿症状,也不需要过量饮水,但保持正常的生理需要量是必要的,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活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调整。比如在炎热的夏天,糖尿病患者活动后出汗多,就需要适当多补充水分。
二、喝水少的不利影响及特殊情况
1.可能导致脱水等问题
如果糖尿病患者喝水过少,可能会导致脱水。脱水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血液浓缩,进一步使血糖相对更高,加重病情。同时,脱水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代谢废物排泄障碍等。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肾脏病变的患者,脱水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已经受损,若水分摄入不足,会使肾脏的血液灌注进一步减少,不利于肾脏功能的维持。
2.特殊人群的情况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可能不能很好地感知口渴,所以更需要主动定时饮水,不能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否则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同时,老年患者的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多尿现象可能相对不明显,但身体仍然存在水分丢失,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需要谨慎调整饮水量。因为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受限,过多饮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心功能情况来调整饮水量,一般是适量饮水,维持出入量平衡。例如,心功能Ⅱ级的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可能需要控制在1000毫升左右,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尿量等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总之,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适当多喝水,但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来合理调整饮水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