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问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具发病机制与激素影响相关、血糖控制相对复杂、对母儿影响特殊、诊断标准明确等特点,人群上年龄大、孕前BMI≥24、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孕妇风险较高。
发病机制与激素影响相关: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多,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就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妊娠早中期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妊娠中晚期敏感性降低,尤其在妊娠32-34周达高峰。
血糖控制相对复杂:孕妇的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结构、活动量等。例如,若孕妇进食过多高糖食物,血糖容易迅速升高;而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孕期活动需考虑自身和胎儿安全等因素。同时,血糖监测需更频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母儿影响有特殊性
对母体影响: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是正常孕妇的2-4倍,可能与孕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等有关;发生感染的概率升高,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约10%-3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产后5-10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
对胎儿影响:胎儿可能出现巨大儿,发生率可高达25%-42%,这是由于孕妇高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过度生长;还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当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胎盘血管病变,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的风险也会增加,高血糖环境下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严重时可发生胎死宫内;另外,胎儿肺成熟延迟,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诊断标准相对明确: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数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人群特点
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如35岁及以上)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孕妇的胰岛功能可能逐渐下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同时代谢功能也会有所减退,使得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体重因素:孕前体重指数(BMI)≥24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的孕妇。肥胖孕妇体内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等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家族史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包括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比无家族史的孕妇高。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孕妇具有糖尿病的易感性,在妊娠这一特殊生理状态下,更容易出现糖代谢异常。
既往妊娠史因素: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复发风险较高,可达30%-50%。这是由于孕妇的糖代谢已经存在一定的异常基础,再次妊娠时身体的糖代谢调节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