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哪一项是艾滋病问
血常规哪一项是艾滋病
-
血常规不能直接诊断艾滋病,艾滋病由HIV感染引起,需检测特异性指标确诊,艾滋病病程不同阶段血常规有变化,急性期部分有非特异性改变,无症状期基本正常,艾滋病期有多种异常但均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有高危行为者应及时做HIV特异性检测,儿童有相关高危情况也需及时检测排查。
急性期:部分患者感染HIV后2-4周左右可能出现急性感染症状,此时血常规可出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减少,同时可能伴有单核细胞增多等非特异性改变,但这些变化不具有特异性,不能据此诊断艾滋病。
无症状期:血常规可基本正常,此时机体免疫系统在与HIV抗争,CD4+T淋巴细胞计数稳定在正常范围(通常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但HIV在体内持续复制。
艾滋病期: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血常规可出现多种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可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减少,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通常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还可能伴有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等,但这些血常规的异常改变只是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后的表现,不能作为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必须结合HIV特异性检测才能确诊。
温馨提示:对于有艾滋病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的人群,不能依靠血常规来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应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等特异性检查。不同年龄人群若有相关高危行为,都应遵循及时检测的原则,儿童如果有母婴传播等高危情况,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相应的HIV检测来排查是否感染。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