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硬膜外出血

硬膜外出血

2025年09月29日 15:43:59
病情描述:

硬膜外出血

医生回答(1)
  • 廖创新
    廖创新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硬膜外出血通常由颅脑外伤引起,是颅骨与硬脑膜间血管破裂所致,其中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最为常见。依据伤后出血时间可划分为急性硬膜外血肿(3天内)、亚急性硬膜外血肿(4至21天)以及慢性硬膜外血肿(大于21天)。

    一、症状表现:

    1.出血后,血液对脑膜刺激以及血肿对脑组织直接压迫会引发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等。意识障碍程度与出血量密切相关。

    2.硬膜外血肿常位于大脑皮层运动区或附近,可能出现中枢性面瘫、偏瘫以及运动性失语等症状。

    3.若血肿较大可导致小脑幕切迹疝,出现Weber综合征,即血肿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以及病理反射阳性。

    二、诊断检查:对于有明确头颅外伤史且有一定症状的患者,应紧急检查头颅CT以明确病情,指导后续治疗。

    三、治疗方式:

    1.对于硬膜外血肿量大于30ml或者GCS评分小于9分、瞳孔不等大的患者,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多在全麻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要在硬膜外置管引流24至48小时,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积极采用脱水降颅压、止血、抑制胃酸等药物对症处理,并进行头颅CT动态监测。

    2.若患者病情特别危急,可在诊室中局麻下紧急进行钻孔穿刺引流以降低颅压,为手术争取时间。

    3.对于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也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对症治疗,如止血、抑制胃酸、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同时进行CT动态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总之,硬膜外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