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问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中胃镜可观察胃黏膜情况,病理检查是金标准;血清学检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检测有意义;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尿素呼气试验(儿童选碳-13)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不同人群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及指标参考差异。
血清学检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是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之一。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由胃底腺、胃窦部腺体、十二指肠近端腺体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胃体萎缩为主的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会降低。另外,胃泌素-17(G-17)检测也有一定意义,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17,当胃窦黏膜萎缩时,G-17分泌减少。血清学检查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的血清学指标参考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医生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幽门螺杆菌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的特点,患者口服含有标记尿素的试剂后,若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尿素酶会分解尿素,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呼气排出,通过检测呼气中二氧化碳的标记物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方法受年龄影响较小,但儿童进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时需注意辐射安全等问题,一般优先选择碳-13尿素呼气试验。
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可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能同时观察胃黏膜病变,对于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进行该检查时,操作过程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