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髓内真菌感染

骨髓内真菌感染

2025年09月29日 19:13:21
病情描述:

骨髓内真菌感染

医生回答(1)
  • 段明辉
    段明辉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骨髓内真菌感染是真菌侵入骨髓组织引发的疾病,病因包括免疫力低下人群及留置血管导管等侵入性操作,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等炎症表现及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诊断靠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和骨髓穿刺真菌培养等微生物学检查,治疗采用抗真菌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需谨慎、老年要监测肝肾功能并关注免疫力、免疫低下人群要治基础病及规范操作等。

    一、定义

    骨髓内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入骨髓组织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真菌可在骨髓内定植、繁殖,破坏骨髓结构及功能。

    二、病因

    1.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患有恶性肿瘤、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抵御真菌入侵的能力减弱,易发生骨髓内真菌感染;2.侵入性操作相关:留置血管导管、骨髓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可能为真菌侵入骨髓提供途径。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骨髓感染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局部皮肤可能伴有温度升高、发红等炎症表现;2.全身表现: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肢体活动功能。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重要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骨髓内异常信号,帮助判断感染范围及程度;2.微生物学检查:通过骨髓穿刺获取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若培养出致病真菌可明确诊断,同时可进行真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真菌药物选择。

    五、治疗

    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棘白菌素类、三唑类等抗真菌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低龄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抗真菌药物,用药前充分评估儿童肝肾功能及机体耐受性;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存在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关注老年患者免疫力状况,鼓励适度运动等提升免疫力的方式;3.免疫低下人群:此类人群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提升免疫力,严格规范侵入性操作的无菌流程,降低真菌侵入骨髓的风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