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后索损伤时的表现问
脊髓后索损伤时的表现
-
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深感觉障碍表现为关节位置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及夜间或黑暗环境中更易察觉、儿童行走不稳等,精细触觉障碍表现为无法辨别两点间距离、物体纹理等;因深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步态不稳、闭眼时行走困难加剧等;Romberg征阳性为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直立闭眼后身体摇晃甚至倾倒,因闭眼后失去视觉辅助,深感觉障碍无法有效维持平衡所致。
精细触觉障碍:患者还会出现精细触觉障碍,无法辨别两点间的距离、物体的纹理等精细触觉信息。比如,不能准确辨别纸张的粗糙程度、布料的细微差别等。在生活中,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时难以分辨衣物的质地和正确的穿戴方式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其受影响的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在学习书写、触摸感知物体形状等方面受到影响,而成年患者可能在从事需要精细触觉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
感觉性共济失调
由于深感觉障碍,患者会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时步态不稳,如同踩棉花感,患者需要依靠视觉来辅助维持平衡,闭眼时行走困难加剧,容易向侧方或后方倾倒。例如,在黑暗环境中行走时,这种共济失调会明显加重,患者很难保持直线行走。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平衡功能就相对较弱,脊髓后索损伤导致的感觉性共济失调会进一步增加其跌倒的风险,需要家属特别注意护理,如在患者行走时提供必要的扶持等。儿童患者则可能在学习走路阶段受到影响,导致行走发育迟缓等问题。
Romberg征阳性
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直立,然后闭眼,若出现身体摇晃甚至倾倒,则为Romberg征阳性。这是因为闭眼后失去了视觉对平衡的辅助,主要依靠深感觉来维持平衡,而脊髓后索损伤导致深感觉障碍,无法有效维持平衡,从而出现Romberg征阳性。不同年龄的患者Romberg征阳性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在测试时由于不配合等原因表现不典型,但仍可通过观察其身体晃动情况来初步判断。对于有脊髓后索损伤风险的人群,如存在脊髓病变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查Romberg征有助于早期发现脊髓后索损伤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