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问
怎么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包括光照疗法(通过光照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排出,要遮盖眼睛和会阴部,用蓝光照射)、药物治疗(丙种球蛋白封闭Fc受体,白蛋白结合未结合胆红素)、换血疗法(迅速换出血中胆红素等,符合相应适应证可考虑)及其他支持治疗(维持酸碱平衡、保暖、预防感染),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精细护理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一、光照疗法
1.原理:通过光照使患儿血液中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2.实施要点:需遮盖患儿眼睛和会阴部,确保光照充分。根据患儿情况持续或间断进行光照,一般采用蓝光照射,波长425-475nm的蓝光效果较好。
二、药物治疗
1.丙种球蛋白:可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减少红细胞破坏。
2.白蛋白:能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降低血清中游离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风险。
三、换血疗法
1.目的:迅速换出部分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纠正贫血。
2.适应证:符合以下情况可考虑换血:
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120g/L,伴水肿、肝脾大、心力衰竭。
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8.5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已达到342μmol/L(20mg/dl);超低出生体重儿为256μmol/L(15mg/dl),极低出生体重儿为205μmol/L(12mg/dl)。
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
四、其他支持治疗
1.维持酸碱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维持患儿体内酸碱平衡稳定,因为酸中毒可促使胆红素与白蛋白分离,加重胆红素脑病风险。
2.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需维持体温在36-37℃,避免低体温导致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减少等不良影响。
3.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如严格消毒、接触患儿前后洗手等,一旦发生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新生儿)温馨提示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血常规等指标。医护人员和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疗操作规范,光照疗法时要做好眼睛和会阴部防护,换血疗法要谨慎操作以降低风险。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治疗过程中要精细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健康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