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2025年09月29日 13:27:10
病情描述: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沈建康
    沈建康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向他提问

    脊髓空洞症是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症状多样,包括感觉障碍(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保留)、运动障碍(肌无力与肌萎缩、肌张力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营养障碍、多汗或无汗)

    感觉障碍:

    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因痛温觉异常而容易受伤却不自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被烫伤、刺伤等,但由于感觉不到疼痛而未能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更易导致严重后果,因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且对痛温觉的感知异常可能更难被察觉。对于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穿衣、接触物品等时因痛温觉障碍而增加受伤风险。一般来说,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长期痛温觉异常,皮肤可能会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干燥、增厚等。

    触觉保留:患者的触觉通常保留相对较好,这是与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的一个重要区别点。也就是说,患者能够感知到物体的触碰、质地等,但对于疼痛和温度的感觉不敏感。

    运动障碍:

    肌无力与肌萎缩:病变节段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现象,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肌萎缩。例如,手部小肌肉如鱼际肌、骨间肌等可能首先受累,表现为手指活动不灵活,手部力量减弱,严重时可出现手部肌肉明显萎缩,导致手部外形改变。在儿童患者中,若发病年龄较小,可能会影响手部精细运动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日常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成年男性患者,若手部肌肉萎缩明显,可能会影响其从事需要精细手部操作的工作。病史较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肌肉萎缩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肢体功能严重受限。

    肌张力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的情况,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时阻力减小。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不过相对较少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增厚等表现,指甲也可能出现变形、易碎等情况。例如,皮肤可能失去正常的润泽度,变得粗糙,指甲生长状态异常。在女性患者中,皮肤的营养障碍可能会影响其外观形象,给心理带来一定压力。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营养障碍可能会对其皮肤健康产生长期影响。病史较长的患者皮肤营养障碍可能更为明显。

    多汗或无汗:病变节段相应部位可出现多汗或无汗的情况,导致皮肤温度等出现异常改变。比如,身体某一区域可能比其他部位更易出汗或完全不出汗,从而影响局部的体温调节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