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

2025年09月29日 10:15:15
病情描述: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

医生回答(1)
  • 杨树旭
    杨树旭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向他提问

    脊髓损伤会引发运动、感觉、二便、自主神经、疼痛、呼吸系统及心理等多方面障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各障碍表现及影响上有差异,生活方式中积极康复训练、注重护理等有助于改善相关状况。

    二、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等。脊髓损伤破坏了脊髓内的感觉传导束,使得感觉信息无法正常传递到大脑。儿童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功能障碍可能影响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感知和认知发展;老年患者感觉功能障碍可能增加跌倒等意外风险,因为其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感知减弱,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三、二便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可导致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排尿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排便障碍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这是因为脊髓损伤影响了脊髓对膀胱和直肠的神经调控。对于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者,二便功能障碍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的二便功能障碍管理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泌尿系统的清洁和肠道的规律调理,老年患者要注重预防感染和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见表现为血压异常(如体位性低血压)、多汗等。脊髓损伤打乱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年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的耐力和舒适度,老年患者则可能因血压异常等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在生活方式上需要特别注意体位变化等情况以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五、疼痛

    脊髓损伤后疼痛较为常见,包括中枢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中枢性疼痛是由于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损伤部位附近神经受损引起。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应对方式有差异,生活方式中适当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调节有助于缓解疼痛。

    六、呼吸系统并发症

    长期卧床的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这是因为呼吸肌功能受影响,咳嗽排痰能力减弱。老年脊髓损伤患者本身呼吸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注重呼吸功能的训练和呼吸道的护理。

    七、心理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由于身体功能的巨大改变,患者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儿童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因身体残疾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发展;成年患者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康复积极性和生活质量,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