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支持治疗。靶向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慢性期首选,二代TKI用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患者,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考虑差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合适供体的慢性期患者尽早进行,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移植风险高,移植前要调整生活方式和评估控制基础病史;支持治疗包括针对贫血、感染、高尿酸血症等对症支持,不同年龄患者支持时注意事项不同,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
一、靶向治疗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首选药物,能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点,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达沙替尼、尼罗替尼等第二代TKI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有效,它们具有更强的激酶抑制活性,能够克服部分伊马替尼耐药突变。对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也可根据病情使用相应的TKI治疗。从年龄因素考虑,儿童患者使用TKI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生长、器官功能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基础情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TKI及调整剂量。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移植时机:对于有合适供体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一般来说,慢性期患者在诊断后有合适供体时应尽早进行移植,因为此时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移植相关并发症相对较少,移植后的预后也较好。加速期、急变期患者也可考虑移植,但移植相关风险相对较高。在性别方面,供受体的性别匹配等情况会影响移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方式上,移植前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营养、良好的睡眠等以提高身体对移植的耐受性。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在移植前对基础病史进行评估和控制,以降低移植相关风险。
三、支持治疗
1.对症支持:对于贫血患者,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输血支持;对于感染患者,需积极寻找感染源,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核酸代谢亢进,可使用别嘌醇等药物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患者输血时要注意输血的速度和量,避免发生心衰等并发症;老年患者输血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等指标。生活方式上,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