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结膜下出血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结膜下出血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2025年09月29日 19:34:10
病情描述:

结膜下出血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陈震
    陈震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结膜下出血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眼部外伤史、腹压或眼压突然升高情况、血液系统疾病及抗凝药物服用史)、眼部检查(外观观察出血范围、颜色、形态,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等)和辅助检查(血液检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影像学检查如眼部B超等)来判断原因及病情。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发病的相关情况,包括是否有眼部外伤史,如眼部受到撞击、揉搓等;是否有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导致腹压或眼压突然升高的情况;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等,这些信息对判断结膜下出血的可能原因至关重要。例如,有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的患者出现结膜下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眼部检查

    1.外观观察

    医生会首先观察结膜下出血的范围、颜色和形态。结膜下出血通常表现为球结膜下片状的红色或暗红色区域,边界清楚。通过观察出血的范围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出血范围较小者病情相对较轻,范围较大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更严重的问题。不同年龄的患者,结膜下出血的外观表现可能类似,但年龄较大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需关注潜在的全身性疾病因素。

    2.眼部其他检查

    会进行视力检查,以排除是否同时存在影响视力的其他眼部病变。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配合度,采用适合儿童的视力检查方法,如图形视力表等。还会进行眼压测量,因为眼压异常升高可能是导致结膜下出血的原因之一,比如青光眼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伴发结膜下出血的情况。对于有眼部不适或其他可疑症状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裂隙灯检查,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等结构是否有其他异常,如角膜损伤、前房炎症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对于怀疑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结膜下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血常规可以检测血小板的数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指标,血小板减少时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容易出现结膜下出血。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机制是否正常,若凝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引发结膜下出血。例如,血友病患者会有凝血功能异常,常表现为反复的出血倾向,包括结膜下出血。

    2.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进行眼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比如当怀疑有眼底病变等情况时,眼部B超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眼底结构,排除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部病变。对于儿童患者,进行眼部B超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