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生理性贫血怎么办

生理性贫血怎么办

2025年09月29日 11:27:52
病情描述:

生理性贫血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王雅丹
    王雅丹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中2-3个月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出生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高,后因多种因素下降,通过饮食调整应对,婴儿期和儿童期有不同注意事项,一般自限,异常需就医。

    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变化指标

    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7)×1012/L,血红蛋白量约150-220g/L,出生后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下降,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约3×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约100g/L左右,出现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的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足够的铁等造血原料,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有助于改善生理性贫血状况。母乳中的铁吸收率较高,可达50%左右,能为婴儿提供持续的造血原料供应。

    添加辅食:当婴儿长到4-6个月时,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如含铁丰富的食物,像强化铁的米粉、动物肝脏泥等。动物肝脏中含铁量较高,每100g猪肝含铁约22.6mg,而且利用率较好;强化铁的米粉每100g含铁量也能达到一定标准,能有效补充婴儿体内铁的不足,预防和改善生理性贫血。对于较大儿童,可适当增加瘦肉、豆类等食物的摄入,瘦肉中富含铁,每100g瘦猪肉含铁约2.4mg,豆类中的铁含量也较为可观,如每100g黄豆含铁约8.2mg,这些食物都能为机体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期是生理性贫血发生的关键阶段,要注重母乳喂养的质量和辅食添加的合理性。早产儿由于在宫内储备的铁等营养物质相对较少,更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因此早产儿在出生后更要及时补充铁剂等营养物质,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强化剂,并且辅食添加时间可能需要适当提前,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要更加及时和谨慎,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饮食逐渐丰富,但仍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防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生理性贫血相关问题。比如一些青春期女孩,由于月经等因素,对铁的需求增加,如果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也可能出现类似生理性贫血的情况,需要注意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生理性贫血一般是一种自限性的过程,通常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等措施,随着婴儿生长发育的继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会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但如果发现生理性贫血情况异常,如贫血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贫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