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开颅手术

开颅手术

2025年09月29日 14:26:31
病情描述:

开颅手术

医生回答(1)
  • 朱凤仪
    朱凤仪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开颅手术是用于颅内肿瘤等多种颅内病变诊断治疗的方式,适应证包括颅内肿瘤等,术前需完善检查评估、纠正基础疾病、心理疏导,手术过程有头皮切口等步骤,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等,并发症有感染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女性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开颅手术是指通过外科操作切开颅骨,暴露颅内组织以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颅内肿瘤、脑出血、脑脓肿、颅骨骨折等多种颅内病变的干预。

    二、适应证

    1.颅内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通过开颅手术切除肿瘤以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

    2.脑出血:当颅内出血量较大,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需开颅清除血肿以降低颅内压。

    3.脑脓肿:对于化脓性感染形成的脑脓肿,开颅手术可引流脓液并控制感染。

    4.颅骨骨折:合并颅内损伤的颅骨骨折,需开颅修复骨折并处理颅内继发损伤。

    三、术前准备

    1.检查评估:完善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位置与范围,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全身状况。

    2.身体准备: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戒烟戒酒,训练患者卧床排尿排便以适应术后恢复。

    3.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风险,缓解焦虑情绪。

    四、手术过程

    一般包括头皮切口、锯开颅骨、切开硬脑膜、处理颅内病变、关闭硬脑膜与颅骨、缝合头皮等步骤,具体操作依据病变性质与位置调整。

    五、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警惕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伤口与引流管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量、颜色与性质。

    3.康复监测: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开展认知与肢体功能训练。

    六、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发热等,需应用抗生素抗感染,严重时需清创引流。

    2.出血:术后若出现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需再次开颅止血。

    3.脑水肿:可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亚低温治疗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颅骨与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手术需更精准操作,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发育,注意预防癫痫等并发症,家长需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2.老年人: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前需严格控制病情,术后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康复进程需更注重安全性与耐受性。

    3.女性:月经周期可能影响手术安排,需避开月经来潮期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术后关注激素水平对恢复的可能影响,必要时调整护理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