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是什么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是什么

2025年09月29日 17:06:53
病情描述: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唐旭东
    唐旭东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起病急骤、进展快,血象三系明显降低,骨髓增生极度低下,治疗难、预后差;慢性者起病缓、病程迁延,血象三系缓慢下降,骨髓增生减低或灶性增生,治疗易控制、预后相对好,需长期随诊。

    一、发病情况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儿童及青壮年相对更易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男性与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显著特定差异,但发病后若未及时干预,病情会快速恶化,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较为缓慢,病程迁延。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相对而言,发病年龄跨度较广,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若能早期发现并合理干预,病情进展相对较缓,但也需长期关注病情变化。

    二、血象表现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红细胞计数下降致使患者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迅速加重;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使患者易频繁发生严重感染,出现高热等症状;血小板计数极度减少则导致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如皮肤广泛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呈缓慢下降趋势。红细胞计数下降引起的贫血症状相对较轻,患者可能仅有轻度面色苍白、乏力等;白细胞计数轻度降低时,患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感染程度相对较轻;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时,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如皮肤偶有少量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频率较低且程度较轻。

    三、骨髓象表现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极度低下,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显著增高。粒系细胞显著减少,主要以成熟粒细胞为主;红系细胞显著减少,多为晚幼红细胞阶段;巨核细胞数量极度减少,往往难以找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减低或呈灶性增生,三系造血细胞减少程度较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轻。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系细胞数量较正常减少,但仍能找到一定数量的各阶段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比例轻度增高。

    四、治疗预后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难度较大,通常需要采取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等积极治疗措施,但预后相对较差,患者死亡率较高。由于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即使经过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治愈,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相对较易控制病情,可采用免疫抑制治疗、雄激素等治疗方法,预后相对较好,患者生存期较长。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维持,但需要长期随诊,监测病情有无复发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