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疝日常护理方法

脑疝日常护理方法

2025年09月29日 09:44:53
病情描述:

脑疝日常护理方法

医生回答(1)
  • 姚玉强
    姚玉强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脑疝患者需进行环境、体位、呼吸道、病情、饮食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环境要安静舒适;体位一般头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发病初期暂禁食,恢复后给合适饮食;预防压疮要定时翻身等,预防深静脉血栓要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等。

    体位护理

    一般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这样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要注意保持头部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影响颅内静脉回流。对于婴幼儿脑疝患者,由于其头颅骨缝未完全闭合,体位调整需更加谨慎,避免过度抬高头部导致头颅形态异常改变,可根据专业医护人员的评估选择合适的体位角度。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意识不清的脑疝患者,可采用侧卧位,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对于儿童脑疝患者,因其咳嗽反射较弱,拍背时力度要适中,频率要恰当,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调整拍背的力度和频率,确保有效促进痰液排出,维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并记录。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若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瞳孔大小不等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病情恶化,需立即报告医生。对于老年脑疝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生命体征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要细致、频繁地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护理

    发病初期需短暂禁食,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可采用鼻饲的方式,保证营养供给。鼻饲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速度和量,避免过冷、过快、过量引起呛咳或胃肠不适。儿童脑疝患者的饮食需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调整,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适合儿童消化,例如婴儿可选择糊状、泥状的营养食物等。

    并发症预防护理

    压疮预防: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易出汗部位可使用爽身粉。对于消瘦、骨隆突处易受压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儿童皮肤娇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选择合适的减压用品,避免压疮发生。

    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每天为患者进行四肢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不能活动的患者,可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气压压迫装置。儿童由于肢体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要注意力度和幅度,以不引起患儿疼痛和不适为宜,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