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后需要如何解决问
脑干损伤后需要如何解决
-
脑干损伤的救治包括现场急救与转运、监测与支持治疗、控制颅内压、脑保护治疗、并发症防治及康复治疗。现场要确保呼吸道通畅、固定颈部并转运;监测生命体征与内环境;用脱水剂等控颅内压;用药物或亚低温脑保护;防治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尽早个体化康复训练。
一、现场急救与转运
对于脑干损伤患者,现场首先要确保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有呕吐物等应及时清除,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同时要妥善固定颈部,避免二次损伤,迅速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体位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二、监测与支持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脑干损伤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补液,防止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脑干功能的恢复。
三、控制颅内压
脑干损伤常伴有颅内压增高,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能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脱水,从而降低颅内压,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肾功能情况,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
四、脑保护治疗
药物脑保护:可使用神经节苷脂等药物,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细胞膜的修复和再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有一定帮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亚低温治疗:对于重度脑干损伤患者,可考虑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体温使脑代谢率降低,减轻脑水肿和脑损伤,但亚低温治疗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严重感染等情况不适合,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凝血功能等指标,儿童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要尤其注意保暖和体温的精细调控。
五、并发症防治
肺部感染:脑干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要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痰,必要时进行吸痰等操作。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湿润。
消化道出血:脑干损伤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可使用抑酸药物预防,如H受体拮抗剂等,但儿童患者使用时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谨慎选择。
深静脉血栓:由于患者活动减少,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可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监测,早期可采取下肢气压治疗等预防措施,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压迫等情况。
六、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肢体运动康复等。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注重循序渐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