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生理性贫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生理性贫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5年09月29日 20:00:24
病情描述:

生理性贫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段明辉
    段明辉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生理性贫血产生与胎儿期造血特点及出生后变化、婴儿生长发育、部分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和婴儿期有不同情况,婴儿需合理喂养,出现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一、胎儿期造血特点及出生后变化导致

    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环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增多,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较高,胎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约(5.0-7.0)×1012/L,血红蛋白量约150-220g/L。出生后自主呼吸建立,血氧含量增加,EPO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导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下降,一般于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约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约100g/L左右,出现生理性贫血。例如,有研究表明,足月儿出生后随着血氧分压升高,EPO分泌迅速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同时婴儿体重增长、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进一步稀释了血红蛋白浓度,从而引发生理性贫血。

    二、婴儿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年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迅速增加,导致血液稀释。例如,婴儿体重和身高不断增长,机体对血液的需求在总量上增加,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速度相对较慢,从而引起生理性贫血。以1岁以内婴儿为例,其体重约每年增长2倍,身高约每年增长50%,血循环量相应增加,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跟不上血容量增加的速度,就会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情况。

    三、造血原料相对不足(部分情况)

    虽然生理性贫血主要不是由造血原料绝对缺乏导致,但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若存在一些因素可能会使造血原料相对不足,也会对生理性贫血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例如,婴儿出生后体内储存的铁等造血原料有限,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对铁等原料的需求增加,虽然生理性贫血不是因为铁等原料绝对缺乏,但相对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生理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中。不过,这与病理性的因造血原料缺乏导致的贫血不同,生理性贫血是一种生理过程中的代偿性变化。

    特殊人群情况

    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如胎儿红细胞寿命短、出生后EPO变化、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婴儿期: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对各种物质的需求,减少因生长发育过快导致血液稀释过度等情况对生理性贫血的影响。如果婴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相关异常表现,如面色过度苍白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排除病理性贫血等其他疾病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