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问
眼
-
眼由眼球与附属器构成,角膜是关键屈光结构,晶状体弹性随年龄下降,视网膜是感光部位;近视患病率上升,增加户外活动可降风险,机制与增加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延缓眼轴延长有关;青光眼靠眼压等确诊,药物手术干预,早期诊断干预重要;儿童应保证户外活动时长、养成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成年人遵循20-20-20原则等,老年人需定期检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基础病预防眼部并发症。
一、眼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眼主要由眼球与附属器构成。眼球的角膜为透明屈光结构,其曲率范围(通常约40D-46D)对视力起关键作用,正常曲率可保证光线精准聚焦于视网膜;晶状体具有调节焦距功能,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40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花眼相关变化,研究显示晶状体弹性与年龄呈负相关;视网膜是感光部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临床通过眼底检查等手段监测视网膜形态及血管状况,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可清晰呈现视网膜微循环情况。
二、常见眼部疾病及循证研究
(一)近视
近视为常见屈光不正,全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视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循证医学证实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近视发生风险,长期队列研究表明每日户外活动时长≥2小时者,近视发生率较户外活动少者显著降低,机制可能与户外活动增加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延缓眼轴延长有关。
(二)青光眼
青光眼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主要通过眼压监测(正常眼压范围约10-21mmHg)、视野检查等确诊,药物(如降眼压类药物有循证依据)及手术治疗为主要干预手段,早期诊断与干预对保存视力至关重要,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发现并干预的青光眼患者,视力保存率明显高于晚期诊断者。
三、眼部保健与预防
(一)儿童眼部保健
儿童应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长不少于2小时,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通过多种机制预防近视,家长需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3岁左右可开始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屈光不正等问题。
(二)成年人眼部保健
成年人需注意用眼卫生,遵循20-20-20原则,即每连续用眼1小时,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物体至少20秒以上;保持正确用眼姿势,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合适距离与亮度;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长期接触电子屏幕或从事精细用眼工作者。
(三)老年人眼部保健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此类人群易并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可加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展;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稳定血压水平有助于减少眼部血管并发症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