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诊断

2025年09月29日 18:22:35
病情描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诊断

医生回答(1)
  • 王雅丹
    王雅丹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需经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等步骤。病史采集要了解发病过程、危险因素及用药史;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表现;体格检查查看一般体征及肝脾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见全血细胞减少等,骨髓穿刺见骨髓增生减低等;还需排除其他可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重要起始步骤。要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比如起病是急骤还是缓慢。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像是否有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历史,是否有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情况,还有用药史,是否服用过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其可能接触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多是因环境因素接触有害物质,育龄女性用药时需特别关注是否有影响骨髓的药物使用史。

    二、临床表现观察

    1.贫血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相关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贫血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

    2.出血表现: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能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等,不同性别患者出血表现基本相似,但需注意女性月经情况是否异常增多等。

    3.感染表现:患者易发生感染,出现发热等症状,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易患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各种感染。

    三、体格检查

    1.一般体征:查看患者有无贫血貌,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

    2.肝脾淋巴结:一般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但需常规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常规参考值不同,儿童的血常规参考值与成人有差异,需依据相应年龄段参考值判断是否为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涂片: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不同年龄患者骨髓穿刺的操作及骨髓象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骨髓穿刺需谨慎操作,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五、排除其他疾病

    需排除其他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酸溶血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等与这些疾病进行鉴别。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通过酸溶血试验等相关检查来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其特定的骨髓象及染色体等异常表现来进行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