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蛔虫病是什么

蛔虫病是什么

2025年09月29日 12:22:10
病情描述:

蛔虫病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樊力红
    樊力红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介绍了蛔虫生活史、临床表现(幼虫移行及成虫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诊断(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和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内容。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经一定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人经口误食感染性虫卵后,虫卵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在肺泡内发育一段时间后,再经气管、咽部被吞咽至小肠,发育为成虫。整个生活史过程一般需2-3个月。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偶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眼、甲状腺、脊髓等器官,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幼虫侵入眼部可导致视力障碍等。

    成虫引起的症状

    消化道症状: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可引起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疼痛无明显规律,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异食癖,如喜食炉渣、泥土等。

    过敏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表现,这与蛔虫代谢产物被吸收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并发症:蛔虫有钻孔习性,当人体发热、胃肠功能紊乱、食入辛辣食物等因素刺激时,蛔虫可钻破胆道、阑尾、胰腺等器官,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例如胆道蛔虫病,患者可出现剧烈的右上腹钻顶样疼痛,疼痛突发突止,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合并胆道感染,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

    蛔虫病的诊断

    病原学诊断:粪便涂片查找蛔虫卵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采用直接涂片法,若一次涂片阴性,需多次检查以提高阳性率。

    影像学检查:对于怀疑有蛔虫并发症的患者,如胆道蛔虫病,可采用B超检查,B超下可见胆道内有条索状蛔虫影;对于蛔虫性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肠管内有蛔虫团形成的充盈缺损等影像。

    蛔虫病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疗蛔虫病患者,尤其是儿童,因为儿童是蛔虫病的高发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饮用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防止粪便污染环境,从而减少蛔虫卵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在蛔虫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普及蛔虫病的防治知识。同时,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儿童,由于其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感染蛔虫,所以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卫生行为培养。例如,家长应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避免儿童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物品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