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怎么诊断问
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怎么诊断
-
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疾病史)、临床表现观察(一般表现如苍白乏力等,特殊表现如牙龈出血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判断贫血情况、维生素C水平测定诊断缺乏、铁代谢检查辅助鉴别、骨髓象排除其他疾病)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评估特殊并发症等情况)。
一、病史采集
1.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婴幼儿期若喂养不当,如未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辅食,易发生该病;儿童及成人若长期饮食中缺乏新鲜蔬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可能患病,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发病风险。
2.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偏食、素食、居住在寒冷地区新鲜蔬果供应不足、特殊工作环境导致蔬果摄入受限等生活方式,会增加维生素C缺乏的风险,进而引发贫血。
3.病史情况:询问既往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等,因为胃肠道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间接导致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
二、临床表现观察
1.一般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儿童可能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这与贫血导致机体供氧不足,影响各器官组织功能有关。
2.特殊表现:还可能有牙龈出血、肿胀,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这是因为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计数明显。通过血常规可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红细胞形态: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心淡染区扩大等形态改变有助于提示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的可能。
2.维生素C水平测定:血清维生素C水平测定是诊断维生素C缺乏的重要指标,若血清维生素C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血清维生素C浓度<11.4μmol/L可诊断为维生素C缺乏),对诊断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有重要意义。
3.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铁代谢指标一般正常或有其相应的变化特点,可与其他类型贫血相鉴别,因为维生素C缺乏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影响铁的利用等导致的贫血,铁代谢本身并非主要的致病原因,但通过检查可辅助诊断。
4.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明显,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正常或增多,通过骨髓象检查可排除其他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
四、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对于有特殊临床表现怀疑有其他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能会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如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骨骼病变等情况时,X线可能会有相应表现,帮助全面评估病情。例如,维生素C缺乏性坏血病时,X线可显示长骨骨膜下出血等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