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分类问
脑脓肿的分类
-
脑脓肿可按感染途径分为耳源性、血源性、鼻源性、外伤性脑脓肿;按病原菌分为细菌性和真菌性脑脓肿;按所在部位分为大脑半球、小脑、后颅窝脑脓肿及多房性、多发性脑脓肿,不同类型有不同特点及影响。
按感染途径分类
耳源性脑脓肿:多因中耳炎、乳突炎等耳部感染蔓延所致。耳部的细菌可通过破坏的骨质进入颅内,常见病原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为主。在儿童中,若有长期慢性中耳炎病史,需警惕耳源性脑脓肿的发生,因为儿童耳部解剖结构特点使得感染更易向颅内扩散。成人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也是耳源性脑脓肿的重要诱因。
血源性脑脓肿: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颅内引起。例如,皮肤感染、疖痈、骨髓炎等病灶中的细菌可经动脉系统进入颅内。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种类型的脑脓肿在生活方式上,若有皮肤破损未及时处理导致感染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
鼻源性脑脓肿:由鼻窦感染引起,如额窦炎、筛窦炎等。鼻腔与颅内相邻,鼻窦的炎症可通过鼻窦骨壁的破坏或血管蔓延至颅内。病原菌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有鼻窦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由于鼻窦发育不完善,感染更易累及颅内。
外伤性脑脓肿:多因头部外伤,如开放性颅脑损伤,细菌直接侵入颅内引起。受伤时带入的泥土、异物等可成为细菌的载体。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有头部外伤史且伤口未得到及时、彻底清创的人群。
按病原菌分类
细菌性脑脓肿:最为常见,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如上述耳源性、血源性等途径中的病原菌导致的脑脓肿都属于细菌性脑脓肿。不同来源的细菌性脑脓肿可能有相对常见的病原菌,如耳源性脑脓肿常见链球菌感染等。
真菌性脑脓肿:相对少见,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常见的病原菌有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等。
按脓肿所在部位分类
大脑半球脑脓肿:是较为常见的部位,根据大脑半球不同的脑叶又可进一步细分,如额叶脑脓肿、颞叶脑脓肿等。不同脑叶的脑脓肿可能会引起相应脑叶功能受损的症状,例如额叶脑脓肿可能影响患者的精神、认知等功能;颞叶脑脓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视野缺损等症状。
小脑脑脓肿:相对大脑半球脑脓肿少见,小脑脑脓肿可引起患者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因为小脑主要负责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运动。
后颅窝脑脓肿:包括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脓肿,后颅窝空间相对狭小,脑脓肿容易引起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甚至危及生命,因为后颅窝病变可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
多房性脑脓肿和多发性脑脓肿:多房性脑脓肿是指脓肿有多个分隔,多发性脑脓肿是指颅内有多个独立的脓肿病灶。这两种情况相对少见,可能是由于感染播散途径复杂等原因引起,治疗相对更为复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