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脓肿怎么得的

脑脓肿怎么得的

2025年09月29日 11:05:19
病情描述:

脑脓肿怎么得的

医生回答(1)
  • 薛亚轲
    薛亚轲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脑脓肿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形成途径有邻近感染灶蔓延(包括耳源性、鼻源性、头面部感染)、血源性感染、颅脑外伤(开放性、闭合性及术后)。耳源性是最常见原因,儿童患中耳炎未及时治、成年人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易致耳源性脑脓肿;鼻窦炎患者需警惕鼻源性脑脓肿;头面部皮肤卫生差有感染灶者易发生头面部感染相关脑脓肿;免疫力低下人群血源性脑脓肿风险高;开放性颅脑损伤、有脑脊液漏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及颅脑术后易引发脑脓肿。

    邻近感染灶蔓延:

    耳源性: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慢性中耳炎、乳突炎。细菌可通过破坏的鼓室盖、乳突气房骨壁等途径,直接蔓延至颅内,引起颞叶或小脑的脑脓肿。例如,中耳炎患者中耳内的细菌若突破骨质屏障,就可能逐步向脑部侵袭。儿童的中耳结构发育相对不完善,且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若患中耳炎未及时有效治疗,发生耳源性脑脓肿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成年人若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也容易引发此类并发症。

    鼻源性:鼻窦感染,如额窦、筛窦炎等,细菌可通过鼻窦与颅内的解剖通道(如筛窦的薄壁等)侵入颅内,引起额叶等部位的脑脓肿。鼻窦炎患者,尤其是存在鼻窦骨质破坏或感染扩散风险的患者,需要警惕鼻源性脑脓肿的可能。对于有鼻窦炎病史且出现头痛、发热、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的患者,要及时排查是否有脑脓肿形成。

    头面部感染:头皮、颅骨的感染,如头皮疖肿、颅骨骨髓炎等,细菌可通过导静脉等途径侵入颅内,导致脑脓肿。头面部皮肤卫生状况差、有感染病灶的人群,更易发生此类情况。比如头皮疖肿若处理不当,细菌可能顺着血管进入颅内引发脑脓肿。

    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脑部。常见的原发感染灶有肺部感染(如肺炎、肺脓肿等)、心内膜炎、皮肤感染(如脓毒血症时皮肤的化脓性病灶)等。细菌随血流到达脑部后,在脑内血管内停留,引起血管炎,进而形成脓肿。例如,患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心脏瓣膜上的细菌栓子可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导致脑脓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血源性脑脓肿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他们的机体抵抗力较弱,难以有效清除血中的细菌。

    颅脑外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时,细菌可直接侵入颅内,如金属碎片、泥土等异物带入细菌,引起脑脓肿。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局部的损伤也可能为细菌的侵入创造条件,尤其是伤后有脑脊液漏的情况,更易导致细菌感染。儿童在玩耍或意外受伤时,若发生颅脑外伤,由于自身免疫力和对伤口的处理能力相对有限,发生颅脑外伤相关脑脓肿的风险需要关注。比如儿童头部受伤后,若伤口有污染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创处理,就可能引发脑脓肿。另外,颅脑手术后,由于手术创面的存在,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形成脑脓肿,这与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否严格等因素有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