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

2025年09月29日 21:11:13
病情描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

医生回答(1)
  • 鲍立
    鲍立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症状表现、家族血液病史等;体格检查,检查脾脏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检查;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注意事项,如考虑儿童生理特点、老年基础疾病及女性生理因素等。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是否有脾脏肿大相关的左上腹不适等表现,同时了解患者的家族血液病史等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推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

    二、体格检查

    1.脾脏检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脾脏肿大,通过触诊等检查可以发现脾脏肿大的程度,这是重要的体征之一。

    2.其他体征:还需检查患者是否有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等表现以及其他淋巴结等情况,辅助初步判断病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可高达(100-300)×10/L,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可正常,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早期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2.骨髓穿刺涂片

    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3.细胞遗传学检查:90%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即t(9;22)(q34;q11),这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细胞遗传学改变。

    4.分子生物学检查: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复发等情况。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脾脏、肝脏等脏器的大小、形态等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尤其是脾脏肿大的情况。

    2.CT检查:对于脾脏、肝脏等脏器的检查更为清晰,能更准确地判断脏器受浸润的情况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在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血常规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同时在进行骨髓穿刺等操作时要更加注重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减少患儿的不适和风险。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的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进行各项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检查方法,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等情况。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要考虑到月经等生理因素对血常规等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解读检查结果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同时在治疗等后续过程中也要关注女性患者的特殊生理需求和可能受到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