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是什么问
脑积水是什么
-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障碍致脑脊液量多、压力高、脑室扩大并继发颅压增高的病症,发病机制与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有关,婴儿表现为头颅异常增大等,成人有颅内压增高及其他相关症状,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治疗有手术等方式,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考虑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
一、发病机制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当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比如脑室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中孔或侧孔闭锁等)、颅内出血后血块阻塞、脑膜炎引起的脑脊液吸收障碍等,就会导致脑脊液积聚,引起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升高。另外,脑脊液分泌过多(较少见)或脑脊液吸收障碍也可引发脑积水。
二、临床表现
婴儿脑积水:常见头颅进行性异常增大,头围超过正常婴儿范围,前囟扩大且膨出,颅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患儿可能出现落日征(双眼球下转,眼球下半部沉到下眼睑下方,呈现出“落日”样),还可能有发育迟缓、精神萎靡、嗜睡、喂养困难等表现。
成人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还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小便失禁、认知障碍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三、分类
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吸收受阻所致,脑室系统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畅通,但脑脊液不能被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后。
非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是由于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引起,梗阻部位可在脑室系统内的任何部位,如中脑导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的梗阻。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清晰显示脑室扩大的程度、脑实质的情况等,是诊断脑积水常用的检查方法,能明确脑积水的类型和梗阻部位等。
头颅MRI:对脑积水的诊断价值更高,不仅能更清楚地显示脑室系统的形态和结构,还能发现一些细微的病变,如早期的脑实质病变等。
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头颅增大、头痛、呕吐等)以及相关病史(如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先天性畸形等病史)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脑积水。
五、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临床上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分流装置将脑室中的脑脊液引流到腹腔,被腹腔内的组织吸收,从而缓解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通过手术在第三脑室底造瘘,使脑脊液直接流入基底池等部位,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时需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婴儿患者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手术相对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更加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和术后的护理;成人患者则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和基础疾病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