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失血性贫血要如何治疗呢

急性失血性贫血要如何治疗呢

2025年09月29日 16:42:51
病情描述:

急性失血性贫血要如何治疗呢

医生回答(1)
  • 段明辉
    段明辉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失血性贫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充分休息、监测生命体征等)、止血措施(针对出血原因止血)、补充血容量(先晶后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特定值时输血,有指征时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病因治疗(积极查找并去除病因以防复发)。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监测:患者需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机体耗氧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动态评估贫血的变化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婴儿和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更加密切观察;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微小变化可能都提示病情的重要进展。

    二、止血措施

    针对出血原因止血:首先要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如外伤导致的出血需进行伤口的妥善包扎、止血带止血(注意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限制,避免过长时间压迫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控制时间和压力)等;消化道出血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内镜下止血、药物止血等措施;妇产科出血需依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妇科止血处理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出血,其止血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同,需精准针对病因操作。

    三、补充血容量

    晶体液与胶体液选择:首先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溶液等,以快速补充缺失的细胞外液,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在晶体液补充后,可根据情况选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液分布特点与成人不同,晶体液与胶体液的选择和用量需更加谨慎计算;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肾功能不全,要注意输液速度和液体量的把控,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四、纠正贫血

    输血治疗:当血红蛋白低于特定值(如成人血红蛋白<70g/L或急性失血量大于自身血容量的30%时)可考虑输血治疗。输血可迅速改善贫血状况,纠正组织缺氧。但输血也存在感染、过敏等风险,对于有输血史或特殊过敏体质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对于儿童患者,输血要严格遵循儿科输血指征和操作规范,注意血液制品的匹配性等;老年患者输血时要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可能相对迟钝。

    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如有指征时):在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后续治疗中可能会用到促红细胞生成素,但急性失血性贫血时一般不是首选,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等情况且经评估有应用指征时可考虑使用。但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于儿童患者,需严格掌握使用情况。

    五、病因治疗

    积极查找并去除病因:如为消化道溃疡出血导致的急性失血性贫血,需积极治疗溃疡,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具体药物需根据规范,但这里只提病因治疗方向);如为外伤大血管破裂出血,需修复血管等。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以防止贫血复发。例如,对于有遗传出血性疾病基础导致急性失血的患者,除了紧急处理失血情况外,还需针对其遗传疾病进行进一步的长期管理和特殊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