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判断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判断

2025年09月29日 12:01:51
病情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判断

医生回答(1)
  • 赵磊
    赵磊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向他提问

    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等多样症状;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粪便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异常表现;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影像学检查中钡剂灌肠有一定表现且重型慎用,腹部CT或MRI可助鉴别其他疾病。

    一、临床表现评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黏膜糜烂、溃疡引起出血和渗出所致,腹泻频率因人而异,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达十余次;还会有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有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迟缓;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症状可能有波动;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的患者可能症状更易反复。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贫血表现,如血红蛋白降低;活动期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不同年龄儿童血常规变化需关注,儿童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及时评估。

    2.粪便常规及病原学检查:粪便中有黏液、脓血,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是为了排除感染性肠炎等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测阴性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判断。不同年龄段人群粪便检查操作和结果解读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留取粪便标本要注意方法正确。

    3.血清学检查: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常升高,提示炎症活动;血清白蛋白降低提示营养不良;还可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有一定的阳性率,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不同性别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可能有差异,年龄较大患者血清学指标变化需与其他慢性疾病鉴别。

    三、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直肠和结肠黏膜的病变,可见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黏膜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多发性糜烂或溃疡;可见pseudopolyps(假息肉)形成;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可见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结构改变,如隐窝脓肿、隐窝炎等。不同年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检查需在充分麻醉等准备下进行,以保证检查顺利及减少痛苦;女性患者检查时要注意月经周期等情况对检查的影响。

    四、影像学检查

    1.钡剂灌肠检查:可见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可呈铅管状。但对于重型患者可能诱发中毒性巨结肠,需谨慎使用。不同年龄患者钡剂灌肠的风险不同,儿童更需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采用。

    2.腹部CT或MRI检查:可了解肠道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助于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等。对于病情复杂、需要鉴别诊断的患者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检查的辐射剂量等需综合考虑。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