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检查消化道疾病

如何检查消化道疾病

2025年09月29日 17:02:37
病情描述:

如何检查消化道疾病

医生回答(1)
  • 张如兰
    张如兰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包括内镜、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中胃镜可查食管、胃等病变,检查前禁食等,结肠镜可查结肠病变,检查前需肠道准备;影像学检查里X线有腹部平片和钡餐造影,CT能显示器官结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实验室检查中粪便常规+潜血助于发现出血,血液生化检查可了解肝肾功能、辅助诊断肿瘤等,老年人因自身特点在检查时需特别关注相关情况。

    一、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

    适用情况: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黏膜状态,能发现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对于有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疼痛、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的患者适用。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佳者需评估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检查。检查后可能会有咽部不适,应避免立即进食热食,待麻醉效果消退后再进食。

    2.结肠镜检查

    适用情况:能观察结肠黏膜情况,用于诊断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有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的患者可考虑此项检查。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通常要服用泻药清空肠道,以保证视野清晰。检查后可能会有腹部胀痛,一般可逐渐缓解,若腹痛剧烈需及时告知医生。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观察肠道有无积气、积液,有无肠梗阻等情况,还能发现肠道内的钙化灶等。对于怀疑肠梗阻、胃肠穿孔等急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钡餐造影:如上消化道钡餐,让患者口服钡剂后,通过X线检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等情况,用于诊断溃疡、肿瘤等疾病。但对于肠道的细微病变显示不如内镜,且有一定的辐射风险,老年人和孕妇等需谨慎。

    2.CT检查

    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器官的结构,对于发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重要意义。例如可帮助判断胃癌、结肠癌有无肝脏等远处转移等情况。对于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含碘造影剂的增强CT检查。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如胰腺疾病、胆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优势。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不适用。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潜血

    意义: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的性状、有无细胞等,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有出血情况,有助于发现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引起的出血。例如消化道溃疡活动期常可出现潜血阳性,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等原因更易出现相关病变,需定期检查粪便潜血。

    2.血液生化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等: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关指标,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一些消化道疾病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如肝硬化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可能与长期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营养吸收障碍等有关。老年人肝肾功能本身可能有所减退,在检查时需关注基础指标情况。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等,对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老年人患消化道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可定期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