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出血病人怎么做康复训练

脑出血病人怎么做康复训练

2025年09月29日 12:34:55
病情描述:

脑出血病人怎么做康复训练

医生回答(1)
  • 黄辉
    黄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脑出血康复训练分急性期、恢复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康复及心理康复等方面。急性期以良肢位摆放和关节被动活动为主;恢复期包括床上、站立、步行、上肢及手等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涵盖穿衣等;语言障碍者进行发音等训练;心理方面家属要给予支持鼓励。

    恢复期康复训练

    1.床上训练

    翻身训练:患者可先将健侧下肢屈曲插入患侧下肢下方,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摆动,再借助惯性向患侧翻身,每天练习数次,每次练习3-5分钟,有助于改善身体协调性和躯干控制能力。

    坐起训练:从卧位到坐位,先将床头摇高,患者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坐起,逐渐增加床头高度,直至能坐稳,每次坐起时间可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分钟左右,增强躯干肌力和平衡能力。

    2.站立训练

    在患者能坐稳后,可进行站立训练。开始时可借助起立床,逐渐减少床头高度,让患者适应站立姿势,然后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平衡,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保持身体直立,每次站立10-15分钟,每天2-3次,提高下肢负重能力和平衡功能。

    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站立训练需循序渐进,密切观察其血压、心率等变化,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

    3.步行训练

    当患者站立平衡较好后,可进行步行训练。先练习摆臂,然后在平行杠内练习迈步,逐渐过渡到在室内拄拐步行,最后到室外步行。步行时要注意步伐大小、节奏和身体平衡,一般每次步行训练20-30分钟,每天2-3次,增强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

    4.上肢及手的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可进行抓握训练,使用握力器进行练习,从较轻的阻力开始,逐渐增加阻力,每次训练10-15次,每天3-4次;也可进行上肢的屈伸运动,在他人协助或借助器械下进行,增强上肢肌肉力量。

    手的精细动作训练:进行捡豆子、穿珠子等训练,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2-3次,促进手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训练。穿衣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洗漱时使用较大手柄的牙刷、梳子等,方便患者握持;进食时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软硬度适中的餐具,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家属要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语言康复训练

    如果患者存在语言障碍,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词语训练、句子训练等。从简单的单字发音开始,如“啊”“哦”等,逐渐过渡到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每天训练2-3次,每次15-20分钟,可借助语言康复治疗仪等辅助设备,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认知功能下降,训练时要更有耐心,采用重复、强化的方式进行训练。

    心理康复

    脑出血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适当的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等,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康复。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可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