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角结膜炎怎么诊断问
流行性角结膜炎怎么诊断
-
流行性角结膜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评估(分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症状、体征表现)、病史询问(接触史和发病过程)、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的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和鉴别诊断(与其他病毒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鉴别)。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
急性期:患者多有急性发病史,常表现为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还可伴有较多水样分泌物。儿童患者可能因眼部不适出现揉眼等行为,需家长密切观察。
亚急性期:症状相对急性期有所减轻,但仍可能存在眼部不适,如轻度眼痒等情况。
2.体征观察
结膜充血: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呈弥漫性充血,以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明显。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红肿可能相对更明显些。
滤泡形成:在睑结膜和穹窿结膜处可见滤泡,这是流行性角结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儿童的滤泡可能因免疫系统发育特点,与成人在表现程度上可能略有差异,但本质特征相似。
角膜病变:部分患者可出现角膜上皮下浸润,这是流行性角结膜炎较具特征性的角膜改变,可影响视力,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但儿童如出现角膜病变需更谨慎处理,避免影响视觉发育。
二、病史询问
1.接触史
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接触过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因为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接触史对诊断很重要。儿童可能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接触患病儿童而发病,需详细了解接触时间、接触方式等情况。
了解是否接触过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毛巾、泳池水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2.发病过程
询问发病的具体时间、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如症状是逐渐加重还是有波动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准确提供发病前后的表现细节,有助于判断病情。
三、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从患者眼部分泌物中分离出腺病毒是确诊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定情况下开展。
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眼部分泌物中的腺病毒抗原,可快速辅助诊断。对于儿童患者,采集眼部分泌物可能相对困难些,但可通过规范操作进行。
核酸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核酸检测方法可检测腺病毒核酸,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早期诊断。
2.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腺病毒特异性抗体,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辅助诊断。但血清学检查一般用于回顾性诊断,不能作为早期快速诊断手段。
四、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结膜炎
如肠道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等,临床表现可能与流行性角结膜炎有相似之处,需通过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例如肠道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可能在肠道症状上有一定表现,而流行性角结膜炎主要以眼部表现为主,但最终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明确。
2.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多有脓性分泌物,而流行性角结膜炎主要是水样分泌物,可通过分泌物涂片、培养等检查进行鉴别,细菌性结膜炎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等。
3.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常有过敏史,眼部奇痒明显,分泌物为黏液性,可通过病史、过敏原检测等进行鉴别,与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症状和病因有明显不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