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怎么确诊问
慢性胰腺炎怎么确诊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需询问饮酒、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等史;症状评估有腹痛、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淀粉酶等酶学、胰酶及胰功能、血糖等指标;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MRCP;还有胰管内镜检查,用于直接观察胰管病变及活检,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适用情况。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慢性胰腺炎确诊的重要第一步。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饮酒史,因为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是否有胆道疾病史,如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可引起胰管梗阻从而导致慢性胰腺炎;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史,急性胰腺炎反复发生容易迁延为慢性胰腺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其病史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年轻女性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也需考虑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慢性胰腺炎的可能;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采集病史时需全面梳理相关情况。
二、症状评估
慢性胰腺炎患者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呈隐痛、钝痛或剧痛等;还可能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等,这是因为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部分患者会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受生活方式影响,比如长期饮酒者腹痛可能更明显且频繁。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在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可能会升高,但在慢性期多数患者这些指标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2.胰酶及胰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胰蛋白酶原-Ⅱ、弹性蛋白酶-1等胰酶指标可能降低,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粪便弹性蛋白酶-1测定可用于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若粪便弹性蛋白酶-1水平降低,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
3.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胰腺内分泌功能,若存在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可出现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等情况。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腺钙化或结石等改变,是慢性胰腺炎筛查的常用初步检查方法,但对于胰腺病变的显示有时不够清晰。不同年龄人群的胰腺超声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慢性胰腺炎相对少见,其超声表现有自身特点;老年人可能因腹部脂肪增厚等因素影响超声图像质量。
2.腹部CT: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形态、大小、胰管情况,能发现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等病变。增强CT还可评估胰腺血供情况。
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系统显示效果好,能清晰显示胰管扩张、狭窄、胰管结石等情况,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变评估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做CT增强检查的患者。
五、胰管内镜检查
胰管内镜(ERCP)可直接观察胰管内病变,如胰管狭窄、结石、囊肿等情况,并可进行活检等操作,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并发症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一些通过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可能会考虑进行胰管内镜检查来协助确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