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痰应该怎么拍背问
宝宝有痰应该怎么拍背
-
拍背有正确姿势、部位、时机及拍背后观察要点。姿势上让宝宝侧卧或半卧位,手部呈杯状用手腕力量拍打;部位是背部两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时机选喂奶后30分钟左右及宝宝清醒时;拍背后观察痰液排出情况和呼吸情况,如宝宝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拍背的正确姿势
1.体位选择
让宝宝处于侧卧或者半卧位。对于较小的婴儿,可将其抱起,头部略低于胸部,这样有利于痰液引流。半卧位时,可让宝宝上半身稍微垫高,一般垫高30°-45°左右,能减少痰液在气道内潴留。
特殊人群方面,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拍背时更要注意动作轻柔,体位调整需更加谨慎,可在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确定合适体位。
2.手部姿势
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使手掌呈杯状,这样的姿势能产生适当的冲击力。用手腕的力量进行拍打,而不是手臂发力。拍打频率要适中,一般每分钟100-120次左右。
低龄婴儿骨骼、肌肉发育未成熟,手部力量小,拍背时要特别注意用非常轻柔的手腕力量,避免因力量过大造成宝宝不适或损伤。
二、拍背的部位
1.背部区域
拍背的部位是宝宝的背部两侧,从肩胛骨下方开始,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左右两侧背部都要拍到,每个部位拍打3-5分钟。
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宝宝,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拍背部位要更加精准,需在医生评估后的特定区域进行,避免错误拍打加重肺部损伤。
三、拍背的时机
1.喂奶后
喂奶后不要立即拍背,最好等待30分钟左右,防止宝宝吐奶。因为刚吃完奶时胃内充满乳汁,立即拍背容易导致吐奶,甚至引起误吸。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的宝宝,喂奶后拍背需格外小心,可采用少量多次喂奶,并在喂奶后保持宝宝上身抬高30分钟以上,再谨慎进行轻拍背部的动作,降低反流风险。
2.宝宝清醒时
在宝宝清醒、状态较好的时候进行拍背,这样宝宝能更好地配合,痰液也更容易松动排出。宝宝困倦或哭闹时拍背可能会不配合,影响拍背效果。
患有呼吸系统感染且精神状态较差的宝宝,拍背要选择其相对安静、舒适的时段,比如在宝宝短时间安静休息时进行,避免在宝宝剧烈哭闹时强行拍背,加重宝宝身体负担。
四、拍背后的观察
1.痰液排出情况
拍背后要观察宝宝是否有痰液排出,如是否有咳嗽伴随痰液咳出,痰液的颜色、性状等。如果宝宝咳出白色、较稀薄的痰液,一般提示呼吸道分泌物松动排出;若咳出黄色、黏稠痰液,可能提示仍有炎症存在,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宝宝,拍背后观察痰液情况要更加细致,因为这类宝宝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旦发现痰液异常增多、颜色改变或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2.宝宝呼吸情况
注意观察拍背后宝宝的呼吸是否顺畅,呼吸频率是否在正常范围。正常婴儿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钟,幼儿为25-30次/分钟。如果拍背后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费力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拍背并就医。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拍背后呼吸情况的观察尤为重要,因为心脏疾病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呼吸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提示病情变化,需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