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瞳孔发黄是怎么回事

瞳孔发黄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29日 13:18:22
病情描述:

瞳孔发黄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顾铮
    顾铮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瞳孔发黄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生2-3天出现,2周左右消退;病理性因素包括胆红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新生儿溶血病、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其他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不同人群病因及处理不同,儿童需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等,成年人需考虑多种情况,长期大量饮酒或有不良用药史人群需注意相应肝病可能,有相关病史人群需警惕病情变化。

    一、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较为常见,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其中皮肤、巩膜(包括瞳孔所在的眼白部分)可呈现轻度发黄,这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而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尚未成熟,一般在出生后2周左右逐渐消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因素

    1.胆红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多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母亲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从而引起瞳孔发黄等黄疸表现,同时可能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蓝光照射等治疗。

    肝细胞性黄疸:各种导致肝细胞受损的疾病均可引起,如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等可损伤肝细胞)、中毒性肝炎等。肝细胞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血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出现黄疸,表现为瞳孔发黄,同时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阻塞性黄疸:各种原因引起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使胆道内压力增高,导致胆小管和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常见病因有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患者除瞳孔发黄外,还可出现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表现,胆道梗阻严重时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

    2.其他疾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重,出生后1-2个月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可伴有陶土样大便,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吉尔伯特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是由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一般黄疸较轻,多在青春期前后出现,可间断发作,通常对健康影响较小,但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与其他疾病鉴别。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瞳孔发黄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出现瞳孔发黄需尤其警惕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因为儿童的肝脏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疾病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成年人出现瞳孔发黄则要考虑病毒性肝炎、胆管疾病等多种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病史、其他伴随症状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可能因酒精性肝病导致肝细胞受损,引起黄疸出现瞳孔发黄;有不良用药史的人群需考虑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肝炎病史者,出现瞳孔发黄时更应高度警惕肝炎复发或病情加重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