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什么意思问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
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有不同传播途径、各型特点,可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诊断,需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来预防,不同人群患病毒性肝炎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分别关注病情、保健、恢复、治疗等方面。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甲型病毒性肝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较急,前驱期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表现。多数患者可在6个月内恢复,极少发展为慢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潜伏期较长,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乙肝标志物异常;有症状者可表现为乏力、食欲缺乏、肝区不适等,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
丙型病毒性肝炎:多数患者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易转为慢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日后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较高。
丁型病毒性肝炎:需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感染人体,其感染方式与乙型肝炎类似,可引起病情加重,加速向肝硬化发展。
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老年人感染戊型肝炎后病情较重,孕妇感染戊型肝炎可导致流产、早产或肝衰竭等严重后果。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提示肝脏受损)、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如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等,可明确是否感染相应肝炎病毒及感染状态)。
影像学检查:常用B超等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质地等,有助于判断肝脏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肝硬化、肝内占位等。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特别是甲肝和戊肝患者要进行消化道隔离;对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安全管理,防止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对于乙型、丙型肝炎,要避免共用注射器、严格筛选献血员、推广使用安全套等以切断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易感人群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保护。对于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主要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来预防。
不同人群患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甲型肝炎后症状相对较轻,但婴幼儿感染乙型肝炎后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儿童患病毒性肝炎时,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患儿休息,注意营养摄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要按照免疫程序完成相关肝炎疫苗的接种。
孕妇:孕妇感染戊型肝炎风险较高,病情可能较重,要加强孕期保健,做好防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孕妇感染乙型肝炎时,需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必要时采取母婴阻断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毒性肝炎时,肝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要更加注重休息、合理营养,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的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后,病情往往更严重,进展更快,需要更加积极地监测和治疗,同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