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有什么表现问
青光眼有什么表现
-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因类型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眼痛、头痛等症状,慢性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一般无症状,病变进展才现视野缺损等;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有怕光等表现,青少年型与原发性开角型相似,发病后需及时就医检查以保护视功能。
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
症状:患者常出现明显眼痛、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视力急剧下降,多在指数或手动,眼前部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前房极浅,房角完全关闭。眼压升高,可高达50mmHg以上。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相对多见。可能与该年龄段生理结构特点及女性激素等因素有关,老年女性眼球解剖结构更易出现前房浅、房角窄等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基础。
慢性期
症状:自觉症状不明显,可仅有轻度眼胀、头痛、视力疲劳等。眼压中度升高,房角部分关闭,眼底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视野逐渐出现缺损。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近距离用眼、情绪波动较大等生活方式可能促使病情进展,比如长期过度用眼导致眼部调节功能紊乱,增加眼内压波动风险,进而影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程。
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症状: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在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才发现视野缺损。随着病情发展,视野逐渐缩小,最终可能导致失明。眼压早期可正常或波动,房角始终开放,但小梁网及Schlemm管等房水排出系统有病变,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眼底可见视盘杯盘比增大,盘沿变窄等典型青光眼性视盘改变。
病史因素: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的眼部房水排出系统发育或功能存在潜在缺陷,较易在各种诱因下发病。
性别因素:一般认为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有一定差异,男性可能在某些年龄段更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发病,但具体机制还与眼部结构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
三、先天性青光眼
婴幼儿型青光眼
症状:患儿常出现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表现。角膜增大、混浊,直径可超过12mm,前房深,眼压升高。由于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留意孩子眼部异常表现,如频繁眨眼、揉眼等。
年龄因素: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受阻引起。婴幼儿眼球壁较软,眼压升高可使眼球扩大,出现“牛眼”外观。
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对于患儿,护理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眼部受伤,因为患儿眼部结构脆弱,且患病后眼部耐受性差,任何轻微外伤都可能加重病情。同时要配合医生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治疗,监测眼压及眼部发育情况。
青少年型青光眼
症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年龄在3岁以后至30岁以前。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缺损,眼压升高,房角开放。
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时期课业负担重、长期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眼部健康,增加青少年型青光眼的发病几率或加重病情进展,比如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眼部调节紧张,影响房水正常循环。
总之,青光眼的表现因类型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护视功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