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什么意思问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什么意思
-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外力致颅骨未破但脑组织等受损的类型,有加速、减速、挤压性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神经系统体征;辅助检查靠头颅CT和MRI;治疗分一般、对症、手术;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恢复慢且常伴基础病要兼顾并防并发症。
受伤机制
加速性损伤:头部突然受外力作用,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脑在颅腔内因惯性作用与颅腔内壁碰撞、摩擦而受伤,例如行人被汽车撞倒时头部的运动。
减速性损伤:运动着的头部突然撞于静止的物体上,头部骤然停止运动,而脑由于惯性仍继续运动,导致脑与颅腔内壁碰撞、摩擦受伤,像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的情况。
挤压性损伤:两个不同方向的外力同时作用于头部,使颅骨变形致脑损伤,比如两侧头部同时受击。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是常见表现之一,受伤后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轻者可为短暂的神志恍惚,重者可呈深度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的轻重密切相关,轻度脑损伤患者可能仅有短暂的意识模糊,而重度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可持续数小时、数日甚至更长时间。
头痛、呕吐:多因颅内压增高、脑膜受刺激或脑实质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头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跳痛等,呕吐常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
神经系统体征: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体征,如损伤运动区可导致对侧肢体瘫痪;损伤语言中枢可引起语言障碍;若出现瞳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颅内有血肿等占位性病变压迫动眼神经。
辅助检查
头颅CT:是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颅骨有无骨折、脑实质内有无出血、水肿等病变,能准确判断脑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于早期发现颅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头颅MRI:对颅脑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发现脑挫裂伤灶周围的轻度水肿、脑干和小脑的损伤等方面较CT更敏感,尤其适用于早期难以通过CT明确诊断的某些轻度脑损伤或后颅窝病变的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给。
对症治疗:如颅内压增高时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选择),常用的有甘露醇等;对于头痛剧烈者可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但需谨慎使用,避免掩盖病情。
手术治疗:当出现颅内血肿量较大(如硬膜外血肿量超过30ml、硬膜下血肿量超过60ml等)、颅内压进行性增高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较快,需更加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由于儿童颅骨较薄、颅缝未闭等特点,受伤后可能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如前囟膨隆等,且儿童的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警惕后续可能出现的智力、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支持和康复干预的早期介入。
老年人: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恢复相对较慢,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同时,老年人的意识改变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