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内障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白内障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2025年09月29日 10:55:35
病情描述:

白内障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医生回答(1)
  • 李骏
    李骏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白内障手术时机需综合考量,一般视力影响日常活动时可考虑,不同人群有特点,老年人视生活质量,儿童防形觉剥夺性弱视,患基础疾病者需控制基础病,过熟期白内障宜早手术,外伤性白内障依受伤及眼部情况定时机。

    一、白内障手术时机的一般考量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当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时,就可以考虑手术。例如,患者发现自己看东西逐渐模糊,已经影响到开车、阅读书籍等,此时就可能达到了手术的时机。通常视力低于0.3-0.5时,很多患者会考虑手术,但这不是绝对的标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眼部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二、不同人群白内障手术时机的特点

    (一)老年人

    对于大多数老年白内障患者,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影响其生活质量时即可手术。一般来说,若视力在0.5以下,且患者因为白内障出现了明显的生活不便,如行走时容易碰撞物体、看报困难等,就可以考虑手术。老年人身体状况各异,在手术前需要评估全身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将这些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二)儿童

    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时机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如果是先天性白内障,若影响了视觉发育,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应尽早手术,一般建议在出生后6-12周内进行手术,以免错过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对于一些不完全混浊但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的先天性白内障,也需要早期干预。在手术前后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眼部发育情况和视功能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眼部结构和视功能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术后还需要进行弱视训练等综合治疗。

    (三)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增加。这类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一般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同时要控制好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等,然后再根据白内障的情况考虑手术时机。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容易增加感染等风险。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00mmHg以下,然后再评估是否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因为血压过高在手术中可能增加出血等风险,而血压过低又可能导致眼部供血不足等问题。

    三、特殊情况的白内障手术时机

    (一)过熟期白内障

    过熟期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发展到晶状体皮质液化、核下沉等阶段。此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如容易出现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所以一般建议在过熟期白内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即晶状体尚未完全过熟时考虑手术,避免发展到过熟期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二)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需要根据受伤的情况和眼部的具体表现来决定手术时机。如果是单纯的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且眼部没有严重的其他损伤(如视网膜脱离等),一般可以在受伤后适当时间内进行手术,通常在伤后1-2周左右,如果眼部炎症等情况得到控制就可以考虑手术。但如果同时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眼部损伤,如视网膜脱离等,则需要先处理其他严重损伤,再根据白内障的情况考虑手术时机。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