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怎么改善问
宝宝便秘怎么改善
-
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乳母或配方奶喂养宝宝及已添加辅食宝宝分别采取相应饮食调整措施)、增加水分摄入(不同年龄段宝宝按合适量饮水)、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固定排便时间、营造舒适排便环境)、适当运动(小月龄和大一点宝宝分别进行合适运动)来改善宝宝便秘,若便秘持续久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乳母的饮食会影响宝宝,乳母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新鲜蔬菜(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这样通过乳汁可以为宝宝提供更多膳食纤维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一般来说,乳母每天应保证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00克。
2.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添加了益生元的配方奶,益生元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比如一些配方奶中添加的低聚果糖等益生元成分,能改善宝宝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3.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逐渐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如西梅泥、南瓜泥、胡萝卜泥等。以西梅泥为例,研究表明西梅中含有的物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帮助宝宝排便。一般7-9月龄的宝宝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西梅泥,从少量开始,如每次5-10克,观察宝宝反应后再逐渐增加量。
二、增加水分摄入
1.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饮水量: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因为母乳中80%以上是水分;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了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外,还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7-12月龄的宝宝每天的饮水量大约在90-150毫升,可以在两次喂奶或辅食之间喂水;1-3岁的宝宝每天饮水量大概在500-1000毫升,可以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可以使大便软化,easier排出。
三、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1.固定排便时间:可以尝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让宝宝坐马桶,比如饭后15-30分钟,每次坐马桶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10分钟左右,让宝宝形成排便反射。对于小婴儿,可以在喂奶后10-15分钟,家长用手轻轻按摩宝宝腹部并尝试让宝宝排便,逐渐培养宝宝的排便规律。
2.营造舒适排便环境:让宝宝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排便,避免distractions,这样可以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顺利排便。
四、适当运动
1.对于小月龄宝宝: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做被动操,如屈伸腿部运动,每天可以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通过运动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对于能翻身、会爬的宝宝,可以让其多活动,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蠕动。比如3-6个月的宝宝可以在家长看护下多练习翻身,6-12个月的宝宝可以鼓励其爬行,每天爬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从5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延长至15-20分钟。
2.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鼓励其多走路、跑步等,3-6岁的宝宝每天应保证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通过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带动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
五、就医评估
如果宝宝便秘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如超过2-3周,或者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排除一些疾病因素,如先天性巨结肠等肠道发育异常疾病。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便秘,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宝宝的饮食、排便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